【管理有道】做好学业规划 缓解焦虑情绪带来的敏感多疑心理

时间:2025-07-16 来源:数字经济管理学院

案例简介

小曹(化名),女,2024年通过专升本升学进入我校并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学习认真,但入学以后经常出现焦虑情绪,与班级同学交流较少,导致班级工作难以开展,经常认为舍友乱翻自己的东西,同学关系僵化,学习和生活状态异常,常出现失眠、焦虑、敏感等心理异常现象。辅导员发现上述问题后立即对小曹展开一对一谈心谈话。

经谈话发现,该同学备战考研,每天早出晚归,除了睡觉时间外均在图书馆看书,父母并不知晓其考研想法。该同学认为舍友趁其不在宿舍时,乱翻自己的东西、在洗发水中加入洗洁精等恶作剧行为。

案例定性分析

该案例属于大学生因学业压力及校园人际关系引起的障碍性心理问题。小吴同学因多方面因素造成心理障碍, 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排解,进而敏感多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备战考研,压力过大

小曹同学从我校高等职业学院升本,自认为基础薄弱,便从本科入学后随即进行备战考研状态,每天除上课、睡觉时间外均在图书馆看书,高强度的学习压力给问题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2.性格敏感,封闭自己

小曹是一个内心敏感但又纯净善良的同学,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扩大想象力,例如回到宿舍发现自己的床帘打开了,便认为是舍友故意将其床帘拉开。敏感多疑的状态致使小曹同学内心的自我调节崩溃。

3.不善交际,独来独往

其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导致小曹未能在校园内找到心灵寄托,据该生舍友反馈其周一至周末每天早出晚归,当该生舍友问起去向时其笑而不语,避而不谈,导致其与舍友之间的共同话题逐渐减少。

问题关键点

1.如何帮助小曹缓解学业压力,正确看待考研。

2.如何引导小曹消除敏感多疑的心理,多与舍友、同学沟通交流。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深入宿舍了解问题起因,客观分析问题

通过深入宿舍了解发现,该宿舍成员一致认为,宿舍关系正常,未发生矛盾。小曹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日常在宿舍的时间较少,每天早出晚归,舍友不知道其去向。当小曹回到宿舍时,舍友询问其去向,但小曹并未回答舍友,却笑而不语,时间久了舍友们也不再询问小曹。同时小曹同学不擅长与人沟通,在宿舍聊天时很容易成为“话题终结者”。小曹与舍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逐渐产生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逐一与宿舍成员进行交谈,了解宿舍问题的本质与互相的介意点,并引导小曹舍友日常多关注小曹,加强宿舍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

2.掌握谈话技巧,学会共情 

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对学生进行训诫,而是学会共情,一步步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倾吐内心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小曹本身性格内向,很多想法都喜欢藏在心底,经谈话发现,小曹的诉求是更换二人间宿舍,调整身心状况,以便更好的投入日常学习与备战考研状态。与学生交谈时,要学会与学生共情,理解其处境。了解学生的问题后,逐步帮助其分析原因,帮助其正确认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正确看待考研,做好合理的学业规划,劳逸结合,减轻自身心理压力带来的敏感焦虑情绪。

3.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形成家校共育

经与小曹家长沟通,家长知晓学生情况并同意该生诉求更换二人间宿舍,但由于临近期末,为确认小曹同学正常参加考试不受影响,经与家长协商,拟定于新学期开学处为该生办理换宿舍手续。同时,如实告知家长小曹同学因学业压力导致的敏感多疑的心理状况,建议家长利用寒假期间带学生外出散心,必要时到医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经验与启示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小曹同学遇到的此类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复杂,所以在开导过程中要把工作做到细节处。作为辅导员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用赤诚之心去感化学生,为其排忧解难、传道授业。

2.将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现实问题是思想问题的源头,小吴的心理问题是在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造成的,这种情况仅靠思想开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是无力的,所以首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引导教育学生,把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紧紧地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倾听学生诉求,了解学生情绪,关心学生心理,这样的工作才会有实效。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辅导员应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他助”到“自助”的能力。把学生看成有生机的种子,其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技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木、秀花。

一审:黄芷茵 二审:郑秋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