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实践的力量——物流工程专业开展校外实践研学活动

时间:2025-11-17 作者:李紫伊 来源:数字经济管理学院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行业视野。11月15日,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经济管理学院组织物流工程专业大一新生赴南宁嘉顺达物流有限公司、南宁宜家家居及广西规划馆开展行业认知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后续同学们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第一站:南宁嘉顺达物流有限公司——开拓物流新视野

当天上午,师生一行受到南宁嘉顺达物流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南宁嘉顺达物流的人力资源总监与海运部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业务前景。本次交流中的一个亮点,是我校优秀校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6届毕业生王钊琼的分享。她以实习生身份加入南宁嘉顺达物流公司,历经单证员、单证主管等岗位的扎实历练,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与责任心,一路晋升至公司海运部负责人。她的成长轨迹,为在场的学弟学妹们描绘了一条清晰而鼓舞人心的职业发展路径。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宁嘉顺达公司目前在职员工中,共有15位来自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校友,他们均已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这一鲜活的事例,不仅充分证明了我校毕业生过硬的专业素质,更彰显了企业与学校之间深厚的人才培养合作基础。

带队老师在总结中表示:“行业认知实践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感谢南宁嘉顺达物流公司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并培养了如此多优秀的广西外院学子。校友们的卓越发展,是校企协同育人成果的最有力证明。我们期待未来能与企业在实习基地建设、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

此次行业认知实践活动,不仅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平台,更让同学们对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它是一次生动的“行走的课堂”,有效促进了学生们从“知”到“行”的转变,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型物流工程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站:南宁宜家家居——探寻零售物流的奥秘

南宁宜家家居调研以“学生主导、问题驱动”为核心,在活动前,同学们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充分准备,围绕宜家“模块化设计、平板包装、自助服务”的商业模式,设定了关于供应链整合、仓储动线设计、最后一公里配送及可持续发展物流等多个调研主题。

调研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以顾客的身份体验了从展厅、自助提货区到收银台的完整动线,更以物流工程专业的独特视角,仔细观察和分析着每一个细节:从高位货架的密集存储模式,到货品信息编码的系统性;从购物路线的精心设计对物流效率的提升,到自助提货区与仓库区的无缝衔接。大家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货品的堆码方式以及信息化标签的应用等,并不时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现场讨论。

 

本次自主调研它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是将抽象理论映射到具体实践的应用能力。宜家作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典范,其背后蕴含的物流哲学远比课本复杂和生动。同学们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正是我们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第三站:广西规划馆——纵览区域物流发展蓝图

最后,师生们来到广西规划馆,旨在通过追溯广西发展的宏伟蓝图,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物流工程专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重点参观了“广西战略布局”、“立体交通网络”、“西部陆海新通道”及“面向东盟的开放门户”等核心展区。巨大的沙盘模型、动态的规划影片和详实的数据图表,全面了解了广西作为中国—东盟物流枢纽的战略定位,以及南宁国际铁路港、北部湾港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情况。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广西在区域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物流工程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广西规划馆之行不仅是一堂生动的专业认知课,更是一次深刻的国情区情教育与使命教育。引导物流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坚定了科技报国、交通强国的理想信念,激励同学们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此次校外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企业一线与规划前沿,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了智慧物流、零售物流的实际运作模式,更让大家清晰把握了区域物流发展的未来趋势。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收获颇丰,将把所学所见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为物流行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黄芷茵 二审:郑秋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