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风华⑤|蔡斯斯——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时间:2025-10-30 作者:蔡斯斯 来源:数字经济管理学院

蔡斯斯,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数字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自治区级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成员、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等教育研究、跨文化管理等。从教十四载,蔡斯斯老师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理论为基、发展为导向”的育人理念,在教学、科研及育人实践中展现出了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

创新教学,打造扎实课堂

多年来,蔡斯斯老师一直深耕于教学一线,系统性地讲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管理、中国—东盟跨文化管理、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综合实践、培训与开发、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东盟概况、创新创业教育等十余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连续多年荣获校级教学质量A等评价。她深信“理论根基决定专业高度”,并始终致力于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优质课堂。

 

作为教学创新改革的推动者,她主持建设了《中国—东盟跨文化管理》校级思政示范课,并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团队”这一校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在教学创新上成果显著,先后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首届广西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三等奖,自治区信息化教育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首届“智慧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等多项殊荣。她以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注科研,服务教育实践

在科研方面,蔡斯斯老师始终以服务教育实践为导向,聚焦产教融合、教师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前沿领域,并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她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OKR理论的广西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路径研究》、自治区级教改课题《"六融合、四层次、二平台"管理类专业产教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5年度规划课题《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视阈下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等。先后在《企业改革与管理》、《经济研究导刊》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基于OKR理论的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优化研究》、《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改、科研项目,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利益相融视域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研究》,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一核心、四阶段”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135”协同培养卓越管理人才模式探索与实践》,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与应对》、《校企协同合作视角下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培养研究》,中青年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南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研究》、《广西桂平西山生态茶园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可行性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及提升路径研究》等。

以心育人,陪伴学生成长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蔡斯斯老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她坚持“教育源于实践,育人重在践行”的理念,不仅通过课程教学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专业教学中,蔡斯斯老师主持建设的《中国—东盟跨文化管理》校级思政示范课程,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际视野培养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她将社会实践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在挂职企业担任管理顾问、参与政府项目评估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挖掘思政元素,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反哺课堂教学。

作为班主任,她两次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开展国家级创新项目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报国志向。在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她将80余人次的论文指导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

一审:黄芷茵 二审:郑秋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