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经济管理学院在知新楼B318教室举办因子分析与熵值法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我院王中昭教授担任主讲,旨在通过系统讲解两种经典数据分析方法,助力我院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中的量化分析能力。
王中昭作为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计量和国际贸易。在SSCI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广西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项目1项。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获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和结题评审专家,广西自科和软科学评审专家。
王中昭教授授课
培训伊始,王中昭教授以因子分析法为核心展开阐述。他结合财政学领域的教学案例与科研场景,详细讲解了因子分析法通过提取公共因子简化高维数据、揭示潜在变量关系的原理,着重说明其在财政数据规律挖掘中的应用价值,为教师将前沿分析工具融入课程教学提供了清晰路径。
老师在台下认真做笔记
在熵值法讲解环节,王中昭教授围绕客观赋权的核心逻辑,系统拆解了数据标准化处理、熵值计算、差异系数推导及权重确定的完整流程。他通过实例演示,使教师们精准掌握了该方法在学生实操教学中的讲解要点,同时为科研项目中的数据客观赋权提供了实用方案。针对教师们提出的教学案例设计、科研方法融合等具体问题,王中昭教授在课间进行了一对一答疑,结合实际场景给出解决方案。
老师课间询问问题
参训教师普遍认为,此次培训有效填补了对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知识盲区,为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与科研方法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次培训不仅深化了数字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对量化分析工具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更以专业赋能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协同提升,为学院高素质财政人才培养及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